• 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7-11-14)【关闭页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因此,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有前提性的重要内容。

    时代是一定时期的人类或一定社会的群体所遭遇的客观境况和趋势,是一定时期社会的诸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辩证统一体。在阶级社会里,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力量往往是时代的中心,“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任何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离开这个客观条件的思想理论是无根无由的、没有生命力的。

    时代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客观基础。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显露,“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明显,并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已从自在阶段进入自为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时代的重心移向无产阶级一面,时代主题转换到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运动。这客观上呼唤着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基础上诞生的。

    列宁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但垄断并没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更加激化和尖锐化,使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风雨满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各国更加强化了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革命运动彼伏此起、如火如荼。1917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反动统治,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列宁主义的时代主题是“战争+革命”,如何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胜利”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毛泽东思想时代是殖民地人民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运动成了时代的主题。从中国的情况看,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陷入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之中。因此,如何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时代的重大课题。毛泽东思想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发展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立国、固国之首要基础;国际间相互通过平等的对话来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政治争端成为时代的大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间的交往日益增多,经济主体的各自“观念”具有明显的文化价值特征,因此,文明的冲突,价值的碰撞和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了时代的重要特征。邓小平理论在这一时代基础上孕育、生成、发展,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阶段和各尽所能、接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阶段,这为后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同样,实现社会主义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了正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任务和工作重点,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分为若干个子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快速的发展,也产生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就业、人口、环境矛盾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能在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完善中轻轻松松、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而必须依据新的任务要求划分新的时代阶段,探索开辟新的发展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客观上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任务和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内容。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客观上需要我们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踏踏实实地完成新时代的各项实践任务。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昭示着我国走进从大国向强国发展的新时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我国在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考量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主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在科学认识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认识我国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结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是新时代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陈华兴,作者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常务副秘书长;365滚球网站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上一条: 实施“特色名校”战略 加速迈向国家“双一流” 2017-11-13
    下一条: 没有了
  • 学院动态
  • 缤纷校园
  • 综合新闻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电话:(86)571-28877098 传真:(86)571-2887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