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十九大主题征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商大教师的心灵回溯
    ( 发布日期:2018-1-9)【关闭页面

    又到了一年秋意渐浓的季节,遍地铺满斑驳多彩的红叶黄叶。成熟和厚重是秋天的真实的写照。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世瞩目,成就辉煌,最后圆满闭幕。浙商大也在这些年来收获满满,宛若外语楼旁的那年年盛开的向日葵,迎头向上,金黄耀眼。

    此时此刻,我身处万里之外,行走于国外大学校园。秋意依旧,依旧传道受业,不同的是,对于祖国,对于自己的专业和事业有了更多的对话和感慨。此时此刻,商大校园已经铺满落叶了吧?

    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一名一线的涉外工作者,十多年来,从南到北,再到风景秀丽的杭州,成为浙商大的一名教师,我深深地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在国外工作期间,观看十九大,遥望祖国,回顾自己的心灵历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师者如兰

    佩兰,花素而不艳,花香淡雅,亭亭玉立。作为中国花中“四君子”之一的兰草,应该是高校教师,知识分子群体精神的一个外现。年近不惑之年,我越发觉得兰草的质朴可贵,卓然不群。兰草的高洁品质令无数文人心生敬佩。

    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你追我逐。多年前执着地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就选择了这份淡雅和宁静。不张扬,不虚浮,安心于自己的世界。在讲台和书房中点亮自己的生命。

    我很幸运,在求学的二十多年中碰到了不少好老师。记得还是在中小学的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踏上讲台,传道受业。本科师范大学、硕士师范大学、博士师范大学一路走来,碰到了不少真正的学者。气质如兰,淡雅宜人,直浸人心。

    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媚俗、不求荣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个性特征。也许是长期在文学院求学的缘故吧,遇到过不少不求功利,执着于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例如硕士时期的张云秋教授、博士时期的徐时仪教授等。

    博士毕业多年了,一直对我的博士导师徐时仪教授充满崇敬,甚至有种难以企及的敬仰。徐师是国内外著名的汉语史研究专家,学术建树丰硕,但为人极为低调谦虚,淡薄名利,视学术事业为生命,是文学院卓然独立的一位名教授。有一次上课,他和我说,他叫徐时仪,其实他本人就是不合时宜的人。徐师的本意是想说不愿意去刻意追逐名利,不讨巧,只专注清苦的学术生涯,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和做人,因此调侃自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高校教师就是一个不挣钱的职业。学生的培养、知识的创造、再生产和传播,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生产的过程。面对这个物欲化的时代和社会,坚守很难。但是我喜欢教学、喜欢思考和研究专业,这个精神过程带给我的喜悦远胜于物质带来的一时快感。

    什么是不忘初心?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认定教师这个职业,本硕博一路师范大学的浸润,走上讲台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面对象牙塔外的物欲横流,让我更加明白了师者的含义。既然选择了高校教师这份职业,就专注于自己的业务,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忘初心,拒绝各种干扰和诱惑,才能继续前行。

    师者大德

    古往今来,为人师者,当有大德。“师者,人之模范也”。十八年前走进师范学校时,赫然醒目的校训我依然清晰记得——“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一直认为,人世间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医生和教师。医德的高低关系到病患的身心能否得到及时康复,师德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心灵能否得到健康成长。

    当今中国获得了飞速发展,物质极度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疯狂逐利的同时,社会上道德下滑甚至沦丧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早已不是象牙塔,大学教师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世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务。当前高校普遍谈及的育人问题,似乎首先应回到师德这个问题上来。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思想文化建设”,就是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身处高校工作的大学教师,“德”是必须放在首位的。“德”不是口号和空话,不是一堆写入手册、束之高阁的文字规范,是要在实际生活中亲自践行的。

    身为高校教师,“德高为范”的“德”是一种超越日常道德的职业操守。尽管没有人在旁监督,也需要自觉履行。《礼记.中庸》指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国儒家讲究的“慎独”,是君子的个人品行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大学教师,是接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理应自觉遵守为人师的道德规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教师以德育人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长,道德品性的养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发挥作用。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成人,但大学教师德性的榜样力量依然不可小觑。一个学生欢迎大学教师,除了学识的渊博,个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道德品行也尽入学生眼底,备受关注。德育,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过程。

    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注重“德”性的培养和铸炼。新时期的高校教师,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自觉学习吸收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的精华,内化和实践,成为新时期的“有德之师”和“大德之师”。

    多年的教学生涯,受到前辈贤士的影响,我一直告诫、警醒自己,为师不易。身正,则影正,身教重于言教。我就是一面镜子,要照亮别人,首先要擦亮自己。

    传教士精神

    作为一名在大学工作的国际汉语教师,身处海外,愈加感到自身使命感的重大。四百多年前,一批耶稣会士不远万里,从欧洲各国,带着崇高的使命,来到中华大地播撒主的福音。现今,我也带着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使命来到欧洲大学工作。

    明清以来入华的欧洲传教士们,为了传教的方便,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努力融入中国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曾遭受驱赶、迫害甚至客死他乡。但是一批一批的传教士克服千难万险,前来中国完成使命。支撑他们的是什么?是传教士精神,是坚定的信仰。其中不少传教士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有的成了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每当翻开这些明清传教士列传,我看到的是传教士们坚韧不拔的工作动力和坚定不移的信仰。他们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有的一生留在中国,有的客死他乡或者行程途中。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同时也把当时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现在,我也从中国来到欧洲大地,作为教师,作为文化使者,进入大学工作,开始新时代的文化交流。行前培训时,前北师大校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曾说过,“你们是新时代的‘传教士’”。作为中国国家公派教师,我倍感荣幸,我热爱我的专业,也珍视我的事业。我愿意秉承欧洲传教士先贤的精神,利用我的专业,服务汉语国际化事业的推进,服务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充当好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友谊的桥梁。

    中共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汉语及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逐渐提上重要日程。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大传统古诗文比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来华留学的人数也近十年来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汉语及中国文化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大国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昌盛。

    开创一项伟大的事业,总需要具有一些传教士精神——坚定目标,不折不挠,勇往直前。没有这种精神,就无法成就一番伟业。中国的发展,商大的前行,个人的发展,无不如此。人生可以苦,也可以甜,但不可以无味。作为一名身处海外的商大教师,我时时以传教士精神勉励自己、激励自己,认真履行一名中国大学教师的职责,勤奋工作,积极开拓,做好文化传播和交流使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祝福祖国,祝福商大!

    (国教学院 刘杰)

     


    上一条: 校十九大主题征文:补“钙”治“病”——习近平论理想信念教育 2018-1-9
    下一条: 校十九大主题征文:不忘初心,跨越发展,迎接商大更美好的明天 2018-1-9
  • 暂无信息
  • 暂无信息
  • 媒体商大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电话:(86)571-28877098 传真:(86)571-28877222